膽石突襲 痛楚難當 切除膽囊免後患
膽石產生的劇烈痛楚,相信無人能夠忍受,切除膽囊是達至根治的唯一方法。雖然失去膽囊,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,但是這種不可逆轉的狀況是可以避免。
外科專科醫生說,經常進食油膩食物、多肉少菜、食無定時是引致膽石形成的高風險因素,改善飲食習慣,絕對可以大大減低甚至避免膽石生成。
如進食後感到右上腹脹痛,有可能是膽石,宜見醫生檢查清楚。
「如果痛楚分做十級,我想膽石帶來的痛,至少有七至八級,一年內經歷三次這種痛楚,只能怪自己的健康意識不夠。」伊雯說。
三十三歲的伊雯去年第一次生膽石,她記得當時腹部痛感炸裂,而且有發燒及面色發黃,即時趕入急症室求診。診斷下,發現有膽石卡在她的膽管引致膽管發炎及黃疸,醫生立即為她進行膽管鏡手術,清走膽石及處方抗生素消炎。對方建議伊雯數星期後再進行手術切除膽囊,避免病情復發,惟她考慮到自己年紀尚輕,對此感到猶疑,希望暫時觀察病況再作決定,怎料有一晚,疼痛又來襲。
伊雯憶述,第二次疼痛是半年後,醫生再勸喻她切除膽囊,否則情況只會繼續發生,她始終擔心失去了膽囊,日後身體或未能適應,故此再次拒絕。這次決定,促成她第三次疼痛,無計可施下,她終於接受膽囊切除手術。
「我曾經問醫生︰『為甚麼我會在一年內出現三次類似情況,這真的令我感到很困擾。』結果手術後,終於有答案了。醫生在我的膽囊發現很多微小的膽石,正因為它們是小顆粒,更容易跌入膽管導致病發,如果一日不切除膽囊,這個計時炸彈只會一直埋藏在我的身體。」
在香港,生膽石情況可謂相當普遍,仁安醫院外科顧問醫生王韶宏醫生每年就處理不少膽石個案,回顧患者病史,發現很大程度與生活與飲食習慣有關。
有些過敏症狀如濕疹在幼兒時期出現,令BB苦不堪言。
飲食西化 不規律
「不良的飲食習慣是生膽石最主要因素,例如經常進食油膩食物,身體攝取油分太多,便會積聚脂肪令膽固醇過高,增加患上膽固醇結石的風險。另一個原因是食無定時,使膽囊失去應有規律,無法正常排空膽汁而積聚在內,令膽石更易形成。」
究竟膽石是怎樣形成,它與膽囊的作用又是甚麼呢?王醫生說,膽囊位處肝臟以下,長約八至十二厘米,寬三至五厘米,容量約為三十至六十毫升。它具有濃縮及儲存膽汁的作用,膽汁則由肝臟製造,能幫助身體消化脂肪及其他物質,每當我們進食,膽囊便會釋出膽汁以分解油脂及促進消化,若然我們飲食不規律,餐與餐之間相隔太長,膽汁濃度會過高而達至飽和狀態,變得更容易結晶而形成膽石。
不過,並非所有生膽石的人會如伊雯般出現劇痛,王醫生指大約七至八成個案沒有病徵,若然膽石體積太大,膽囊收縮時便會擠壓膽石引發痛楚,痛感會由右上腹延伸至背部肩胛骨位置,更可能持續數小時及令人冒冷汗;部分患者的膽石更會卡在膽管及胰臟管引致發炎、發燒及黃疸,這解釋到伊雯為何出現臉色發黃等徵狀。
有時候,部分膽石患者未必出現劇烈痛楚,可能只是上腹輕微脹痛,以及伴隨噁心及消化不良等看似與胃痛相同的徵狀,但其實膽石較多於飯後發生,特別是吃得太油膩或太飽。而痛感有機會影響右邊背部,這些特徵有助我們分辨兩者,避免延誤治療。